工傷爭議因賠償金額高、涉及項目多而成為勞動爭議中最讓人頭疼的一個模塊。那么,處理工傷爭議具體有哪些環節,企業需要注意什么?
一、送醫救治環節:跟蹤跟進,冷靜處理
工傷事故的發生常帶有偶然性和突發性,企業應冷靜應對:
1、預先確定工傷定點醫療單位。建議與兩類社保定點醫院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即所在地綜合性醫院和專業骨科醫院(或具備手、足外科的醫院),可為醫治(搶救)贏得時間;醫院較強的醫療水平也可以確保工傷員工盡可能恢復,不僅如此,工傷藥費的報支手續也更為便捷。
2、治療方案的確定。應遵循最利于工傷員工康復的原則,引導工傷員工與主治醫生確定合理治療方案,避免過度治療或因治療效果不理想而授人口實?! ?/span>
3、細化檢查項目。對于事故可能傷害到的部位,拍片以固定證據。
4、鎖定交通事故責任。在勞動者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后,盡快與交警中(大)隊聯系,保留溝通渠道,初步對事故的責任有所掌握?! ?/span>
5、把控停工留薪期。在醫囑休息時間臨近時,應通知工傷員工上班。如員工無法提供繼續休息的依據又拒絕上班,應保留相關證據?! ?/span>
6、處理好護理費爭議。建議以主治醫生的醫囑為準?! ?/span>
7、保管好工傷材料。收集并保管好下述工傷材料,以確保工傷的真實性和申報手續的完整度:
病歷卡、用藥明細、醫療費發票、出院小結;
檢查化驗報告、疾病診斷證明書;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僅指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
工傷員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二、工傷申報環節:事無巨細,避免疏漏
8、確認工傷類別。將事故梳理為確認工傷和疑似工傷兩大類。對于疑似工傷類,及時咨詢工傷認定機構。
9、評估是否申報工傷。在申報工傷之前應先考慮員工和企業之間的利益結合點:一是保證工傷員工應得的各項工傷待遇,二是確保企業的最大利益。
不構成傷殘等級且藥費不多的建議不報;
構成傷殘等級或藥費較多的必報;
其他情形應綜合影響費率的因素后再評定。
10、掌握申報時效。指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企業為30日內,職工為1年內。
三、勞動能力鑒定環節:力求公證,多集佐證
11、跟蹤鑒定過程。勞動能力鑒定一般由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負責,必要時,可通過其他具備權威鑒定資格和經驗的同行予以佐證。
四、工傷理賠環節:考慮周密,顧全利益
12、做好理賠準備。包括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同時,考慮是否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除一至四級傷殘員工外,勞動合同期內的合同解除權在工傷員工(但對嚴重違反公司相關規定的除外),這關乎是否支付其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及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13、做出理賠方案。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后,當工傷職工明確解除合同的意向后,盡快測算各個項目的金額,費用分為企業承擔和社會保險工傷基金支付兩部分。
企業支付的項目包括:工傷醫療費的社保工傷基金未報支部分、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期間的交通費和企業未派人護理產生的護理費,同時注意在與員工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讓員工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社會保險工傷基金支付的項目包括: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住院伙食補助費、到統籌地區以外地點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生活不能自理的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員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員工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因工死亡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勞動能力鑒定費。
14、確定應由企業承擔的金額后,準備三套理賠方案。
上策:設計出預測能為工傷職工接受的最低數,一般以仲裁認可的調解金額(建議使用區域值),如江蘇省為不低于法定標準的70%-80%,自愿達成協議的理賠方案。如沒有對合同有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這兩種情形,理賠方案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下策:按《工傷保險條例》及當地的工傷待遇標準享受的工傷待遇設計方案。
中策:設計介于上策與下策的理賠金額數值中間的理賠方案。
進行理賠協商時的五個要點?! ?/span>
15、以氣勢和道理協商。企業參與協商的人員一般由熟悉工傷相關政策的HR、溝通表達能力良好的人力資源部領導及工傷員工比較信賴、尊重的直屬上司組成為宜?! ?/span>
16、多層次的戰略縱深交流。降低員工對理賠的非理性預期?! ?/span>
17、組合運用法理性原則進行溝通。遵循“法為先、理為上、情為真”的準則,輔以道理和情感作為溝通要素,和諧協商。
18、巧妙利用司法資源協商。如果遇到不懂法或胡攪蠻纏的工傷員工,可以讓員工到人社部門咨詢政策,讓其明白法定賠償額度;在談判陷入僵局時,可以轉由調解組織或人社部門的仲裁部門調解?! ?/span>
19、注意把握時間節點。以江蘇為例,每年的7月1日為年度工傷待遇的調整起始日,因此,協商時應適時把握該節點。
五、制作協議書或調解書:逐字逐句,謹慎斟酌
20、謹慎簽訂協議書。對傷殘等級認識一致,賠償涉及的項目全部以列舉式表達;涉及工傷理賠,為了防止產生歧義,應明確工傷待遇法定標準及經協商后用人單位實際支付的賠償額。這兩點主要是為了規避日后工傷員工以主體資格有問題、對合同有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情形進而對雙方的約定反悔。
六、工傷中的保險管理:模式多樣,慎重選用
有些企業采用辦理工傷保險或商業險以達到規避工傷理賠風險的目的,基本采用以下三種模式:
21、工傷保險模式:適用于絕大多數企業?! ?/span>
22、雇主責任險模式:在不能繳納單獨工傷險的地區,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只繳納雇主責任險。
23、工傷保險+雇主責任險組合模式:適用于財務支付能力較強或風險防范意識強的企業。有兩種操作方式:
其一是“工傷保險+雇主責任險選擇模式”,即企業可以根據工傷的類別和賠償金額選擇其中之一作為賠付渠道,一般適用于傷殘較輕,申報工傷可能會影響工傷費率的情形;
其二是“補充工傷保險模式”,即雇主責任險承擔工傷保險中應由企業承擔的部分。
來源:勞動法例 laodog
重慶承業律師事務所企業服務中心專注于為各類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法律服務,涵蓋企業設立、公司治理、投融資、商業合同、合規管理、知識產權保護及勞動人事等多個領域。我們的企業服務團隊由經驗豐富的律師組成,致力于幫助企業解決在不同發展階段中遇到的法律難題,從企業的設立到日常運營再到業務擴展與轉型,提供系統性的法律支持,協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