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信用卡逾期了,一般第一個月要求還10%,第二個月要求還50%,第三個月就要還全額了。但是能逾期三個月的持卡人,一般是肯定沒能力全額還款的。這個時候,就應該想辦法和銀行協商分期還款,努力上岸,這是最直接的最有利的辦法。
信用卡催收分為內催和外催。
內催,顧名思義,就是銀行內部催收,屬于銀行自己的工作人員。
外催,就是銀行雇傭的外部第三方催收。當然也是經過銀行授權才會進行相關催收活動的。
在通常情況下,逾期超過三個月,催收都會轉為外催。而第三方催收公司的資質良莠不齊,如果存在暴力催收問題,可以報警或者向銀行投訴,以免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當然,和第三方催收人員協商還款也是一種途徑,就像標題說的那樣,只還本金不還違約金和罰息。但是第三方是否有這樣的權限呢?其實這種協議的達成,最主要的是催收人員是否能代表銀行。
舉個例子,如果欠了5萬元,連本帶利賬單漲到了5萬8千元。和第三方協商只還5萬 ,剩下8000減免,行不行?這個時候,就要看達成的協議是否有其他條件或者條款了。
催收公司被銀行授權,對信用卡進行回款催收,那么回款的比例是要給催收公司分成的。因此很多催收機構是不愿意跟負債人協商的。假設減免違約金和罰息,或者讓負債人分期還款了,那么實際上,就等于出讓了一部分利益。這部分利益如果不在銀行授權范圍之內,那么即便跟催收人員達成了協議(一般是口頭的),還了你所認為的本金之后,催收人員也可以翻臉不承認,繼續向你追討賬單總金額剩下的部分。
繼續拿上文的5萬8舉例。 你還了5萬元之后,你以為本金還清完事了,剩下8000利息給你減免了,但是實際上,銀行是倒序還款制度,你還的5萬當中,有8000是先沖抵違約金與罰息,余下4萬2才是你的本金。也就是說,最后剩下8000沒還的部分,也是你的本金。催收公司可以繼續管你要錢。
所以,如果想要與電話當中的催收人員達成一些還款協議,不管是一次性換全額,還是分期還款,都需要詢問對方的公司名稱,人員工號保留錄音,或者是將協議干脆落在紙上,讓銀行對這些協議進行確認,這樣才能切實保證自身利益
總之,信用卡逾期了,不管因為什么原因逾期,必須要還錢才能解決問題。負債之后,如何跟銀行協商呢?這是一門技術活,而且要充分表達自己的還款誠意。
可能很多人說:我有點錢就還進去,這不是還款誠意嗎?實際上這是持卡人自己以為的誠意。銀行要的是一種態度,要的是明確的計劃。比如逾期原因,現在的收入情況,每個月除去簡單的生活開支之后能剩下多少錢來還款,這每個月剩下的錢,占總欠款的比例是多少,計劃用多少個月還清?如果欠了10萬塊錢一個月還500,說自己有誠意,抱歉,你還是等起訴吧。
很多人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導致自己失去了還款能力,這時候其實是可以主動和銀行協商還款的,可以通過協商還款的方式讓銀行減免一定的違約金和利息,或者讓銀行停息掛賬,協商個性化分期還款。
大部分時候,持卡人自己協商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在有固定收入,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委托專業的機構進行協商分期還款,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種方法是完全可以避免起訴和催收的,但是前提是你協商好之后是可以按照約好的協議正常還款,不再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