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簡單的交通事故拖了數年之久未能解決。所以無論對受害方還是肇事方來說,委托律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并且對于原告來說,律師費是可以作為一個賠償項目向被告主張的,因此,花錢請律師是非常“值得”的。
不少人在遇到糾紛的時候,一旦自己不清楚該如何解決,往往都會想到委托律師來幫助自己,交通事故中也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么是不是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就一定要聘請律師呢?而當事人又該如何來聘請交通事故律師?
遇到交通事故時,應根據以下五種具體情況決定何時是否聘請律師:
1、對于一目了然的簡單案子向專業律師咨詢交通事故案件的訴訟方法、技巧、了解訴訟程序即可,可以不請律師。
2、認為不可逆轉的案子,可請可不請。當然,有的案子看上去不可逆轉,但經過律師細致分析是可能為當事人爭取最大賠償或者減少損失的。
3、從常理看似乎很簡單,但其實蘊藏著復雜法律關系的案件,最好請律師。這種情況需要嚴格把握法律程序和訴訟技巧,不要圖省錢因小失大,把能贏的官司也打輸了,追悔莫及。
4、證據材料不全、漏洞大,法律關系定性模糊的案子,更需要請律師。這種案子回旋余地大,結果具有不可預測性,如果有專業律師,是最能起作用的。
5、交通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向律師咨詢最重要,積極應對、妥善維權,盡可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尤其是在事故中責任不明確、傷殘等級可高可低,更需要找律師咨詢或委托律師代理。
交通事故如何請律師
律師辦案是需要成本的,比如付出的精力成本,時間成本等,比較專業的律師案子多,客戶多,自然收費就高一下,律師收費也是市場經濟。另外,有些律師也采用一些低廉的“提供法律服務”來迷惑當事人。在這里,需要向提醒大家注意,不能只看收費多少,一定要弄清楚以下幾點:
a、律師費所對應的工作程度:交通事故案件,一般包括一審、二審、執行三個階段。所對應的律師費,是一審階段的律師費,還是包括了二審、執行三個階段?
b、律師費以外是否還有其他的費用?是否還要收取所謂的“辦案費”、“公關費”?
c、是“先付費”還是“后付費”?
而社會中也存在,利用當事人缺乏對律師行業的了解,急于找律師的心理,漫天要價,因此找律師需要當事人擦亮眼睛。謹慎決斷。
總而言之:不管是怎樣的糾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不幸碰到交通事故的也就這一次,作為傷者來說不需要學習怎樣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的方法,學會了對自己也沒有用,因為不想再碰到第二次,那些從網上查詢的資料和廉價的“法律服務”,對自己來說毫無用處,損失的只能是自己,還是交給專業律師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