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基金的使用安全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醫療保障制度的健康持續發展。11月25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一批醫保騙保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冒用他人身份使用醫保、虛開藥品轉賣、違規重復報銷、醫保定點機構虛假建床申領補貼、醫保審核人員玩忽職守致巨大損失等涉醫保犯罪行為。
參保人員違規重復報銷騙取醫保基金——吳某娜詐騙案
基本案情
2019年12月間,吳某娜在廣州市某醫院住院治療,并在醫院報銷了治療費用。在住院期間,吳某娜認識了一位自稱能幫忙辦理醫保報銷的陌生男子,遂向該名陌生男子提供了自己的住院資料,用以偽造報銷治療費用的材料,并給付該男子“感謝費”人民幣500元。
后吳某娜于2020年2月份帶著偽造的住院治療材料回到戶籍所在地重復報銷了治療費用。隨后,吳某娜第二次在廣州住院后,采取上述同樣方法回戶籍地重復報銷此次治療費用。案發后,吳某娜主動退清涉案贓款人民幣105439.68元。
裁判結果
法院審理認為,吳某娜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醫療保險基金,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應予懲處。鑒于被告人吳某娜具有坦白、認罪認罰、退繳贓款等情節,依法予以適用緩刑。
最終判決:以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典型意義
由于當前醫療保險制度尚在不斷完善中,地區間醫療報銷系統尚未完全連通,部分參保人員重復報銷醫療費用、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案件時有發生。
人民法院依法對吳某娜定罪處罰,堅決保護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有助于保障醫保制度的穩健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重慶承業律師事務所提醒廣大群眾,醫保制度是維護社會醫療保障公平與穩定的重要基礎,任何違規行為都會對全社會的利益造成損害。在本案中,吳某娜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重復報銷醫療費用,嚴重侵害了醫保基金的安全,最終因涉嫌詐騙罪被依法判刑。
醫療保險制度的法律保護是每位公民的責任,重慶承業律師事務所呼吁大家共同維護醫保基金安全,防止不正當行為影響醫療資源的可持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