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了這次疫情,人們似乎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原來我們曾經(jīng)擁有的那么多東西,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卻是那么寶貴,比如說散步、聚會。

而在不能隨意走出家門一起相聚的這段時間,很多平時悄無聲息的群組,都還是活躍起來,大家暢所欲言,并約定在疫情結(jié)束之后第一時間見面。可前不久,小路卻默默地退了大學同學群,起因就是“老賴”這個標簽。
“老賴”同學受辱退群
小路是岸哥在去年認識的一個負債人,他非常陽光,雖然背負了很多債務,但是卻一直積極地還款,從來沒怨天尤人,更沒有墮落。
小路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5年了,大學同學們之間的感情非常好,基本上是一年一大聚,三個月一小聚。這次因為疫情影響,沒辦法如期聚會,但是大家在群里依舊聊得火熱。
不過,小路在同學們當中,混得顯然是不太好的那一個。本來在畢業(yè)之后有著很好工作的他,因為跟朋友一起創(chuàng)業(yè),不僅搭上了所有的積蓄,也賠光了信用卡里的錢。
不過小路沒有就此沉迷,而是馬上振作精神去賺錢,但是因為每月的還款金額有點大,他不得已地過上了以貸養(yǎng)貸的生活。為了還錢,他辦理了更多張信用卡,也借了一部分網(wǎng)貸。
小路大學時期的室友小宇跟他關系不錯,小宇的老婆也是他們的同班同學。小路后來在資金周轉(zhuǎn)不開的時候,也找小宇借過一次錢,后來約定的時間沒有及時還上,只還了一半,另一半2個月之后才還,這件事也就被小宇的老婆知道了。
小宇的老婆很生氣,覺得小路就是傳說中的“老賴”,經(jīng)常跟其他同學在背地里對小路指指點點。而前不久她發(fā)吐槽消息的時候,不小心發(fā)錯群了,直接在班級群組里說小路是老賴,說他欠錢不還,居然還好意思張羅同學聚會。
本在興頭上的同學們瞬間沉默了,雖然那條消息很快被撤回,但是大部分人都看到了。小路在沉默了一會之后,手顫抖著點了退群,然后關掉手機,默默地躺在床上哭了。
曾經(jīng)背上一身債的時候他沒哭,在被電話催收的時候也沒哭,現(xiàn)如今他卻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不是真的是一個“老賴”。
等小路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之后,打開手機之后看到了無數(shù)條私信,同學們有的向他道歉,有的安慰他,還有的像沒事兒人一樣,嘻嘻哈哈地問他是不是手抖點錯了。
看到這些信息的時候,小路雖然也覺得溫暖,但還是問了岸哥一個問題,“我是老賴嗎?”岸哥斬釘截鐵地告訴他:“誰說你是老賴的,別侮辱自己!”
什么人才是真正的“老賴”?
老賴其實是“失信被執(zhí)行人”的俗稱,他們明明有錢,卻欠錢不還,也不服從法院的判決,賴著不肯執(zhí)行。
這部分人欠錢不還卻振振有詞,認為自己是憑本事借的錢,認為別人拿自己沒辦法。更惡劣的是,他們不僅自己不還錢,還經(jīng)常煽動其他負債人的情緒,帶領他們一起壯大老賴的隊伍。
別用“老賴”一詞羞辱這類人
在負債率上升的現(xiàn)在,人均負債率已經(jīng)超過十萬元,這其中有些為良性負債,貸款購置產(chǎn)業(yè),正常使用信用卡,每月按時還貸款還信用卡,不僅可以讓生活更好,也能促使人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但是也有些人雖然負債累累,甚至已經(jīng)出現(xiàn)以貸養(yǎng)貸、還款逾期的情況,但是他們也在努力地還錢,哪怕只能還1000元、500元,卻從來沒想過要逃避責任,他們是不該被“老賴”這個詞所羞辱的。
我們在遇到這類人的時候,應該給他們理解、寬容和幫助,而不是將他們“一竿子打死”,相信他們只要努力賺錢、找方法,一定是可以渡過難關的。
您身邊有這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