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除了信用卡賬單上上漲的違約金罰息,生活和工作中面臨的催收外,更為嚴重的逾期后果,莫過于被銀行起訴。因為當負債人信用卡逾期后,被銀行起訴,99%的案例,都是法院判決負債人敗訴,銀行勝訴為結果,這是為什么呢?

欠錢還錢,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有的負債人認為銀行起訴負債人反而是一件好事,即便是敗訴,也會有機會和銀行協商,然而現實并不是如此的,敗訴后產生的這些后果,你真的知道嗎?
按照銀行規定的償還方式,進行還款
有很多負債人錯誤的以為,只要是自己信用卡逾期的時間夠久,
銀行就會反過來“求”自己只償還本金即可,或者是讓負債人按照本金來進行分期。
嚴格說來,這種情況其實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負債人都能得到如此的“殊遇”,就像是成千上萬個信用卡逾期的負債人,有的信用卡逾期2年不被起訴,有的信用卡逾期3個月就被起訴,沒有任何的100%憑據。
如果說法院判決負債人敗訴后,基本上還款方式由銀行來進行規定。
客觀來說,一次性償還談利息減免有很大可能,但是想要本金分期,基本上不可能,即便是協商分期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銀行已經在負債人的信用卡逾期期間,給予了一定的寬限,卻沒有收回款項……
凍結名下的相應固定資產
銀行為了收回自身的權益,可以通過法律程序提請凍結負債人名下的相應固定資產,主要是“收入型”的財產,比如車、房、工資卡、名下的儲蓄卡等等。
如果是綁定該行的支付寶等還款方式,不會進行凍結,但是會在賬戶進賬后,第一時間將賬戶上的所有錢劃扣到信用卡上面來。
不過對于其他一些未被銀行起訴的信用卡,是不存在凍結的狀態。
即便各家銀行都歸屬銀保監會統一管理,但是每家銀行都是獨立的債權人,比如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他們都是有各自的運營體系。不存在聯合起訴,也不存在一家被起訴,其余所有家銀行都被凍結的情況。因為信用卡本質上屬于提前消費類個人信貸……
強制執行階段,負債人拒絕拒不償還,成為“失信被執行人”
如果經過了法律程序,負債人依然拒絕償還,那么就進入到了強制執行階段。為了給負債人施壓,在公開“失信被執行人”身份的同時,還會對負債人的工作和生活“限制高消費”。也就是大家口中俗稱的“老賴”,一旦背負了這樣的身份,不只是負債人自己,就連親朋好友,也許都會感覺顏面盡失。
除此之外,關于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敗訴的后果還有很多,具體的事情還是要具體分析。可能會涉及到凍結工資卡,到法院領取生活費、一定的行政處罰等等。
關于信用卡逾期的相關問題,與其拖到最后被起訴的那一步,不如早點解決,和銀行協商好二次分期,如此這般來分解債務壓力,真正實現科學有序地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