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午后,繁華的北京王府井地區某一大型商場內,原告孫女士與作為被告的該商場及其物業公司、清潔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聚集在地下一層某衛生間內。商場衛生間里,好不熱鬧,法官助理、各方當事人圍在衛生間隔間前,一群人圍繞爭議陳述、辯駁、爭執,經過法院組織的現場勘驗、情景模擬等一系列操作,最終,在衛生間里,事情真相得以查清,癥結解開,幾方當事人互相理解,握手言和。

? ? 衛生間里發生意外
? ? 2019年6月,孫女士與朋友相約在北京王府井地區某商場內餐廳相聚,原本愉快的聚會因為一個意外被打破。聚會期間孫女士進入該商場衛生間內進行方便,在使用衛生間的過程中,意外發生了。從衛生間隔間出來,孫女士發現自己左手食指被衛生間的不銹鋼紙筒劃傷,流血不止。
? ? 事故發生后,雖然該商場及其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陪同孫女士赴醫院進行包扎治療,但因受傷產生了誤工費、營養費、交通費等損失,孫女士事后多次為此與商場及其物業、保潔公司進行交涉,要求賠償。對方認為孫女士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傷情是衛生間內紙筒所導致的,就賠償問題發生分歧。幾次三番地溝通無果,一氣之下,“較真”的孫女士于今年4月份向東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商場及其物業、保潔公司索賠。
? ? 庭審過程謎團重重
? ? 案件受理后,負責審理該案的耿侃審判團隊發現,雖然案件很小,案件爭議焦點明確,主要集中在孫女士的傷情是否為該商場衛生間不銹鋼紙筒所致,但由于衛生間這一特殊場所的私密性,商場無法提供當時的相關視頻資料,這給案件事實的查清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 ? 庭審過程中,對于現場情況的復原,更多的來自于孫女士個人的陳述,并沒有直接證據證實。而針對孫女士的陳述,商場等方提出諸多質疑。
? ? 對于事故的發生,孫女士聲稱,自己是在方便后起立轉身想要沖水時,被不銹鋼紙筒劃傷。對此,商場方卻堅決認為孫女士是在撒謊,商場方指出,商場衛生間系自動沖水,并不需要按壓水箱。針對商場方的質疑,孫女士解釋稱其是因為下意識出于習慣去轉身尋找沖水開關。
? ? 對于如何被劃傷,孫女士在庭審中說,事故發生時,不銹鋼紙筒系打開狀態,該紙筒邊沿鋒利導致她手指被劃傷。對此,商場一方在庭審時出示同一批次不銹鋼紙筒一個,并強調該紙筒邊沿圓潤,不可能將手指劃傷。孫女士回憶,自己如廁完從衛生間走出時才發現自己手指流血,當場有些發懵,由于時間過去太久,一些具體的細節記不清了。
?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庭審中雙方爭執不下,看起來案情簡單的案子因為發生在衛生間而變得疑竇叢生。對于劃傷是否為該商場衛生間不銹鋼紙筒案件所致,庭審中雙方都無法拿出充足的證據證實,案件陷入僵局,真相卻未能查清。
? ? 模擬再現尋找真相
? ? 雙方各執一詞,到底誰說的才是事實,孫女士的傷情到底是如她所述,是因為使用衛生間被紙筒邊沿劃傷,還是另有原因?雖然該案為速裁案件,訴訟標的數額較小,但案件事實究竟如何依然成謎,如果不想方設法查明事實真相,厘清法律關系,矛盾始終無法解決。
? ?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東城法院法官助理成竹和書記員馬瑩決定到案發現場實地進行勘驗,以進一步判斷雙方所述真偽。8月20日中午,頂著烈日,該案法官助理成竹、書記員馬瑩奔赴該商場涉訴衛生間,小小的衛生間里,“熱鬧”得不得了,孫女士、該商場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物業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和為商場提供保潔服務的清潔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圍在衛生間的隔間前。
? ? 為了一探究竟,法官助理成竹詳細勘驗了涉訴不銹鋼紙筒的邊沿,通過觀看與觸摸,發現打開狀態下的紙筒里側邊緣底部有些許尖銳。針對孫女士所述其系出于習慣轉身尋找沖水開關導致手指在移動過程中被劃傷,而商場方卻堅稱馬桶自動沖水,不需要轉身尋找開關這一截然相反的陳述,無疑只有通過模擬,再現當時的情景才能由比較準確的判斷。于是,法官助理成竹和書記員馬瑩讓孫女士現場坐在涉訴馬桶蓋上起身站立并轉身,結束后再離開該衛生間隔斷,以模擬再現事發時的場景。在孫女士進行一系列動作復原的過程中,一個細節引起了成竹的注意,成竹發現,雖然如商場方所述,衛生間的馬桶系自動沖水,但在孫女士從馬桶座位起身站立的過程中,馬桶并未啟動自動沖水功能,需要等到孫女士離開馬桶移步至衛生間門口時,馬桶才自動感應并沖水,這也就證實了在馬桶未自動沖水的情況下,孫女士關于其站立并轉身尋找沖水開關的陳述存在可信性。案件由此出現轉機。
? ? 在勘驗現場,孫女士還提供了一張拍攝日期為案發之日的照片,照片中正是孫女士拍攝的受傷的手指,顯示孫女士手指受傷被廁紙包住。法官助理成竹注意到,照片中的背景系地面瓷磚,經過與現場地面瓷磚紋路的對比,發現二者高度相似。至此,案件事實進一步明晰。
? ? 謎題解開握手言和
? ? 在勘驗現場,一位圍觀工作人員無意間的一段自述引起了法官助理成竹的注意?!笆掳l當晚,是我陪同孫女士一起去醫院治療的?!痹瓉?,說話的人正是保潔公司的一個主管謝某。謝某回憶,現場的保潔大姐曾告訴他,事發當時保潔大姐正在涉訴衛生間做衛生,突然發現孫女士手指在流血,孫女士向保潔大姐訴說從衛生間出來后就發現手指被劃傷了,保潔大姐現場用紙巾為孫女士進行了簡單包扎,后孫女士聯絡商場方共同赴醫院救治。這一計劃外的詢問,使得案件事實拼圖更加完整。
? ? 幾個小時過去,在衛生間的勘驗、對比與詢問,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隨著案情慢慢明朗,孫女士和商場各方代理人的態度也逐漸從最初的面紅耳赤,爭論不休到平和溝通,共同解決問題??紤]到商場方在第一時間為其簡單包扎,并立即派人陪同就醫,事后還為其購買果籃等慰問品,孫女士主動提出要降低要求補償的數額。商場方雖然沒有看到能夠顯示紙筒劃傷手指過程的直接證據,但清潔公司出于人道主義的關懷,也主動表示會給孫女士經濟補償。就此,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互相理解,握手言和。最終,孫女士也如期拿到自己的補償。
? ? 法官說案
? ? 我國民訴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實踐中,有的當事人對法院的調解工作存在誤解,認為接受調解就是一味退讓,輸掉了氣勢。實際上,調解工作并非簡單空洞地一味勸和,令當事人放棄自己應有的權利,而是在查明事實的過程中逐漸分清是非,讓當事人意識到自身所應當承擔的個體責任和社會責任,亦讓當事人主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訴訟風險,從而各退一步,海闊天空。結合本案,正是因為審判團隊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通過現場勘驗、現場模擬、現場詢問等方式,不遺漏每一個可以還原客觀真實的機會,讓各方當事人看到人民法院完全從事實出發,不偏袒任何一方,在蛛絲馬跡之中竭盡全力還原事發現場情況,方令雙方緩解了針尖對麥芒的對抗局面,互相理解,并自愿、積極、主動地要求法院主持調解,使案件真正了結,使糾紛徹底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