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遇到同樣的問題,兩個人的選擇和行為也未必一樣,當然這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受教育程度,比如說經濟情況,再比如說個人性格。

現在完全沒有負債的人太少了,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買個房子就能背上幾十年的貸款,再加上使用信用卡、花唄等等,負債已經成為常態。不過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可以覆蓋負債,還有一部分人開始以貸養貸,甚至是已經出現了逾期。
逾期“兄弟”
小武和小徐是大學同學,兩個人的關系一直都不錯,畢業之后的兩個人都留在了當地工作,每個月的收入也差不多。后來,小武和小徐先后貸款買了房子,也結了婚生了孩子,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兄弟倆有一次在一起吃飯,聊著聊著就說起了創業,他們一拍即合,為了籌集本錢,刷空了他們的信用卡,可是后來創業失敗,信用卡的錢還不上,在以貸養貸了幾個月之后,到底支持不住,兩個人的信用卡都逾期了。
小徐沒敢跟父母說,問身邊人借了點錢,陸陸續續地還了一部分,也重新開始工作,雖然不能一次性還錢,但是他一直都在努力,哪怕只有500、1000也會還進去,面對催收他沒有逃避,而是正面面對。
后來,小徐跟銀行進行了協商,通過債務重組把欠款分了36期去償還,也減免了罰金和罰息。這樣一來,每個月只要還2000元左右就可以了,完全在小徐的能力范圍以內,只要正常還款,3年之內就能上岸了。
可是小武就跟小徐不同了,他剛開始還會跟催收周旋,后來一狠心直接換了電話,還叮囑自己的家人不要接陌生電話。三個月之后,催收員找上門來,他還是拒絕還錢,后來銀行直接起訴了小武。現在,小武的房子已經變賣,除去房貸的錢和還信用卡的錢,也不剩什么了。
信用卡逾期后,做到這幾點,更有上岸的希望
信用卡雖然已經出現逾期,但是持卡人的行為是會被銀行看在眼里的,如果可以做到這幾點,那么跟銀行協商分期就會變得容易得多,持卡人也更有上岸的希望。
第一,仍有還款行為
如果持卡人在信用卡出現逾期之后,仍然有還款的行為,哪怕每次只有幾百塊,銀行都會認為其是有強烈的還款意愿的。雖然催收的時候會要求持卡人一次性還款,并繳納罰金罰息,但是還是有協商分期的余地的,而且成功的幾率很高。
要知道,銀行拒絕持卡人對逾期的信用卡進行分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發生逾期就是一種失信行為。但是持卡人仍有還款行為,就會給銀行一種信號:他還是很想還錢的,只不過現在確實有困難!
第二,正視催收,不逃避
面對銀行催收的時候,持卡人千萬不要逃避,偶爾幾次接不到催收電話是正常的,但是經常不接,直接掛斷,甚至是更換電話,就有惡意拖欠的嫌疑。如果持卡人還是想跟銀行協商的話,就千萬不要這樣做,這會使協商變得艱難無比。
第三,積極溝通
想要與銀行協商,持卡人一定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態度,畢竟信用卡出現逾期,是自己失信在先。而且在協商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具體想分多少期,每期可以還多少錢。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過于“貪心”,明明欠了10萬,每個月卻只想還幾百,要知道,分期的期數最多也不會超過60期。
真實的還款意愿,是銀行和法律援助機構最為看重的,通過協商幫助負債人上岸的先決條件,一定是負債人有一個正確認識債務的心態。仇視銀行與社會,債務也不會消失,真正能夠拯救我們的最大功臣,其實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