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3年異國相戀,4年婚姻生活,隨著自己萬般疼愛的孩子并非親生女兒的事實煙消云散,剩下的只有雙方為了爭奪財產的互相攻擊謾罵以及親戚間大打出手。下面,承業律師房地產為您詳細介紹離婚時,夫妻共有房產的分割問題。

推薦閱讀:
房產證糾紛
房產證糾紛該怎么解決
房產證辦理常見糾紛及解決
海歸男與前妻的房產恩怨
2011年2月,李某自上海市楊浦區法院簽收了調解書,他與前妻傅某重新分割共有財產的案子終于告一段落。但是,截至發稿,這對夫妻間的恩怨并沒有結束,已經回到加拿大的傅某特意在上海請了律師,打算好好清算一下這筆算不清的賬。
事情還得從李某在加拿大留學時的經歷說起。
紅楓林里收獲的愛情
2002年的秋風又一次染紅楓葉的時候,在加拿大溫哥華留學的李某到校園附近的一個小公園散步。在那里,他遇見了同在一所大學讀書的傅某。
言談之間,李某得知傅某是上海姑娘,學習金融專業。傅某長相出挑,落落大方,博得了李某的好感。考慮到將來自己回國后會將上海作為工作和生活的首選城市,李某覺得傅某是一個不錯的擇偶對象。這次過后,他有意無意地接近傅某,幫她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慢慢地,傅某逐漸習慣于李某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接受了李某的求愛,二人成為一對情侶。
二人感情穩定后,李某的學業也即將結束。他向父母說明自己已經有了結婚對象,也是個喝過洋墨水的留學生,老兩口高興得合不攏嘴。所以,當他提出要買房的時候,老兩口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來,并把一輩子的積蓄30萬元全部交給李某。
2004年,李某借與傅某飛回上海看望傅某父母的機會,在上海內環用他父母給的30萬元作為首付,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小三居。在進行產權登記時,考慮到二人將來會結婚,李某將傅某的名字也寫在了產權證上。
2005年年底,李某完成學業后,一心想回上海發展。這時,傅某也完成學業并在溫哥華當地一家銀行任職,工作頗為順風順水,她不想回國。經過商量,二人決定馬上辦理結婚手續。之后,李某先回國尋找好的發展機會,傅某仍然留在加拿大工作。
兩年過去了,傅某獲得了加拿大國籍,李某也順利地拿到配偶簽證。他在加拿大和上海之間做起“空中飛人”,一有假期就飛到溫哥華探望傅某。2008年年初,傅某在溫哥華產下女兒李蓓蓓,李某便和母親一起趕往溫哥華照顧傅某。同時,他在溫哥華找了份工作,做了長久留下來的打算。
房子與孩子都成了別人的
李某年過三十才有了女兒,覺得來之不易,對蓓蓓萬分疼愛。雖然蓓蓓的到來讓生活變得充實忙亂,但是看到女兒天使般熟睡的面容和母親抱著孫女滿足的表情,李某覺得自己的付出已獲得回報。
女兒滿一歲時,李某的母親認為再留在溫哥華會給小兩口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便回了西安老家。
李某的母親回國后,小兩口獨自帶著女兒生活更顯忙亂,發生矛盾在所難免。但是漸漸地,李某覺得傅某對自己在情感上也有變化,她常常表現得極為冷漠。她工作繁忙早出晚歸李某可以理解,但是,他還發現傅某與一個名叫張堅的臺灣人來往頻繁、過從甚密。同時,留學生圈子中關于二人的風言風語也漸漸地傳到李某耳朵里。聯想到一段時間以來傅某的所作所為,二人間終于爆發爭吵。面對李某的質問,傅某很快承認自己與張堅確系情人關系。李某對傅某表現出的蠻不在乎態度感到寒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考慮,他提出了離婚。
2009年圣誕前,二人在上海楊浦區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離婚協議中約定,在上海二人名下的房子,由二人一人一半,女兒李蓓蓓隨傅某生活。
就在李某努力試圖從婚姻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的時候,傅某又找到了他。她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還是希望和李某共同生活。她向李某保證,自己不再和張堅見面,兩人一起回溫哥華居住生活,共同撫養蓓蓓,條件只有一個,就是上海的那套房子過戶到自己一人名下,作為李某愿意合好的保證。
李某考慮到孩子年齡太小,父母的離異肯定對她影響很大,而且離婚后自己也非常想念女兒,加上對傅某的感情難以割舍,自己有心重新開始。即使自己把房子過戶到傅某名下,如果兩人仍舊共同生活,今后房子產權最終還是要屬于孩子的,他便答應了。
當他們到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時被告知,由于兩人已經離婚,房屋過戶需繳納一筆為數不低的相關費用;但如果是離婚夫妻根據協議轉讓房屋產權,則不需繳納任何費用。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李某和傅某當日即到民政部門再次辦理結婚手續,次日又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手續。這次,雙方的離婚協議寫明二人在上海共有的房屋產權歸傅某一人所有。根據這份協議,房地產交易中心將房產順利過戶至傅某一人名下。
房屋產權過戶的事情辦好后,李某滿懷希望地陪同傅某重回溫哥華。但是,等待他的不是二人合好如初,因為李某驚詫地發現,傅某和張堅已經同居了!他憤怒地質問傅某到底作何打算。傅某則不慌不忙地拿出蓓蓓的出生證,上面關于蓓蓓父母的記載赫然列著張堅和傅某二人的姓名。她還親口告訴李某,蓓蓓根本不是李某的親生骨肉,張堅才是孩子的父親。李某被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真相驚呆了。
案件審理遇死結
李某反復回憶自己與傅某從相識相知到結婚生子的點點滴滴,越發覺得其間傅某的許多行為都頗為可疑。再對比自己和蓓蓓的照片,又看不出什么相似之處,內心的懷疑快把他逼瘋了。如果孩子是自己的,那么上海的房子歸了前妻,李某也無話可說,畢竟女方一人在國外拉扯個小孩兒也不容易。但如果孩子根本不是自己所出,那自己豈不成了幫別人養孩子的冤大頭?遑論將房產給前妻,自己父母為帶蓓蓓付出的精力和感情,自己這兩年來對蓓蓓傾注的愛與心血,都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為了尋求事情的真相,李某按捺不住,最終還是向上海市楊浦區法院提起離婚后財產糾紛之訴,要求撤銷自己與傅某第二次離婚時對上海房屋的分割協議,按照雙方首次離婚時的協議內容確認房屋產權的歸屬。在遞交訴狀的同時,他還向法院提交了親子鑒定申請。
接到案件后,上海楊浦區法院主審法官感覺要想查明案件事實有難度。擺在面前的問題是傅某和蓓蓓都身在溫哥華,根本無法做親子鑒定。即使蓓蓓回到國內,做親子鑒定也需要得到其成年監護人傅某的同意。于是,在通過外交途徑向傅某送達相關訴訟文件后,主審法官約見了她在國內授權的律師。當法官說明希望傅某配合法院工作、帶蓓蓓到國內做親子鑒定時,她的代理律師表示,理解法院工作的需要,但是傅某在溫哥華的工作非常繁忙,無法返回中國,而且蓓蓓確系李某親生女兒,沒有做親子鑒定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