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可以進行P2P理財嗎?要知道現在使用信用卡的人非常多,特別是年輕群體。那么為什么現在正規的P2P理財平臺都不支持信用卡呢?在信用卡支付無限便捷的今天,許多人把它當成一種“多贏”生財之道。在P2P投資鏈條中,一些投資人巧妙利用信用卡免息期進行加杠桿投資。信用卡的免息期一般在20 - 50天左右。投資人使用信用卡通過第三方支付向P2P理財賬戶充值后,選擇P2P平臺收益期限低于免息期限的項目投資,項目借款期限到了之后不僅可以拿回本金還信用卡,還能獲取一部分利息。

那么你是否知道?我們的信用卡交易行為其實都在銀行的監管之下進行的。如果信用卡資金長期使用在固定地方,并且有規律性地在此轉入轉出,很大概率會被銀行認定為惡意刷信用卡套現行為,輕則會逐步降低用戶額度,重則停止用戶信用卡的使用并發出警告。而不管銀行采取哪種方式,都會使我們在央行征信中心留下無法抹去的“不良”記錄。
另一方面,投資者自身成了最大的風險承擔者。
“小風險” 情況下,投資人沒有合理預估投資標的風險狀況,一旦發生逾期則需要周轉資金補足,或犧牲收益采取信用卡分期,或在銀行方面產生逾期記錄。
而風險較大的情況是沒有做好分散投資,將投資資金投放在一個平臺,平臺一旦發生跑路,不但本金全失,而且還背負了信用卡的債務。中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明確規定,通過惡意透支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1萬元以上),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以上就是關于信用卡是否可以進行P2P理財的相關信息,我們可以從文章中看出這種行為是不行的,會被銀行一系列政策所限制。那么什么是惡意透支呢?所謂“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而利用信用卡投資P2P的本質就是使用信用卡套現的行為。所以,投資者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觸碰到了法律上的“禁區”。
以上內容僅為信息傳播之需要,不作為投資參考,文中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媒體,不代表網貸天眼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