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重慶承業律師事務所王從堅律師、羅進維律師受邀參加了FM96.8重慶之聲的《身邊說法》節目,與主持人一起圍繞多個法律熱點案例進行了深入探討,為廣大聽眾帶來了生動、實用的法律知識普及。此次節目不僅展現了承業律師的專業素養,也體現了承業律所積極參與公益普法、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
案例一:高科技犯罪——“人皮面具”入室盜竊
隨著科技的進步,犯罪手段也在不斷升級。節目中,承業律所王從堅律師與主持人共同探討了“人皮面具”入室盜竊案。嫌疑人利用仿真人臉面具逃避監控,給司法機關的偵查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王從堅律師從法律角度分析了此類新型犯罪的特點,并探討了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和法律途徑應對此類高科技犯罪。
1.刑事處罰:嫌疑人使用仿真面具進行盜竊,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秘密竊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此行為已構成盜竊罪,具體的量刑需要結合盜竊金額及其他犯罪情節等進行綜合考量。
2.商家責任:若商家明知面具可能被用于犯罪,仍進行銷售,可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案例二:小區火災,消防栓無水,誰來擔責?
長沙某小區凌晨突發火災,消防栓因水壓不足無法出水,導致火勢蔓延,業主損失慘重。節目中,羅進維律師詳細解讀了物業公司、開發商、業主等多方在此類事件中的法律責任。
1.物業責任:根據《消防法》第十八條、《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物業公司未能確保消防設施正常使用,存在管理漏洞,應承擔主要責任。
2.開發商責任:若消防設施在建設時存在質量問題,開發商也應承擔部分責任。責任比例可能在 10% - 30% 左右,具體取決于消防設施質量問題對此次事故的影響程度。
3.業主責任:起火業主作為火災源頭,若存在疏忽大意等過錯導致火災發生,應承擔一定責任。但如果消防栓正常工作,損失本可控制在較小范圍,所以其責任比例可能相對較低,如 10% - 20% ,具體根據其引發火災的過錯程度判斷。
案例三:漁船電子證書的推行與法律風險
農業農村部自2025年3月起正式啟用國內漁船電子證書。節目中,羅進維律師就電子證書的推行對漁業監管的影響、漁民申領電子證書的便捷性以及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并存期間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進行了深入分析。
1.監管效率提升:電子證書的推行將大幅提高漁業監管效率,便于信息統計與分析。
2.法律風險: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并存期間,可能存在偽造、變造風險,需加強技術防范和法律監管。
案例四: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新規
《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于2025年3月20日正式施行。節目中,王從堅律師詳細解讀了新規的重點內容,包括檔案管理原則、檔案遷移便利化、檔案查詢與利用等,并探討了經營主體在檔案管理中的法律權益維護途徑。
1.檔案管理規范:新規明確了檔案的保存、遷移和查詢規則,便利了經營主體的跨區域遷移。
2.權益維護:經營主體在檔案管理問題受到行政處罰時,可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此次參與《身邊說法》節目,兩位律師不僅展現了深厚的法律功底,還通過生動的案例解析,幫助聽眾更好地理解法律條文,增強了公眾的法律意識。承業律所始終秉持“專業、責任、服務”的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同時積極參與公益普法,履行社會責任。未來,承業律所將繼續攜手媒體平臺,開展更多公益普法活動,助力法治社會建設,為公眾提供更多實用的法律知識和服務。承業律所,與法同行,守護您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