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鑒定與損害賠償(三)

十二、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肇事罪的異同

傷殘鑒定與損害賠償(三)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五)嚴重超載駕駛的;(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律師提示:

隨著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多,交通大隊忙于勘驗事故現場、確定事故責任或扣車、扣分、吊銷駕駛證,而忽略了機動車駕駛員的交通肇事罪。

某些機動車駕駛員憑借其雄厚的“商業險”和“三者險”有恃無恐,不注意道路交通安全,不采取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措施(如減速、鳴笛、避讓等),開“霸王車”、“斗氣車”,致使近年來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逐年遞增,這一方面與交通大隊追究機動車駕駛員的交通肇事罪的法律意識淡薄有關外,另一方面還與他們重視民事賠償、輕視刑事處罰有關。

筆者認為,對于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被告人,不僅要追究其民事責任,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不能讓肇事人“一撞了之”,也不能由保險公司“一賠了之”。

十三、道路交通事故引發的并發癥、后遺癥問題

法律支持的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實際發生額,而對于因道路交通事故引發的并發癥、后遺癥沒有明確的“說法”。

筆者認為,最高法院應當對其制定的人身損害賠償領域的司法解釋予以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律師提示:

受害人在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應當積極配合治療,不得擅自放棄治療或違反醫囑規定。

對于以后發生的身體上的不適,應當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如果病情惡化或可能引發并發癥或后遺癥,應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及時鑒定、及時訴訟,免得因證據不足或麻痹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十四、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賠償可否兼得?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與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可否兼得(簡稱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賠償)?立法界、律師界和司法審判界的爭議由來已久,見仁見智。

認為不可兼得的一方,依據原勞動部《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28條的規定:“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交通事故賠償已給付了醫療費、喪葬費、護理費、殘疾用具費、誤工工資的,企業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支付相應待遇;已給付死亡補償費或者殘疾生活補助費的,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或者一次性傷殘補償金不再支付(但死亡補償費或者殘疾生活補助費低于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或者一次性傷殘補償金的,由企業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補足差額部分)。  

認為可以兼得的一方,依據的是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該條例對交通事故與工傷事故賠償可否兼得沒做相應規定,可以視為可以兼得。2003年12月26日公布、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規定:“勞動者因工傷事故受到人身損害,按《工傷保險條例》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的,勞動者可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

律師提示: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施行,于1996年實施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同時廢止。

筆者認為,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關系與工傷保險關系與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因此受害人有權利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主張自己的權利。

受害人有權利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獲得交通事故賠償;《工傷保險條例》對“取得了交通事故賠償,就不再支付相應工傷待遇”因沒有明確規定,受害人可以通過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享受《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由于各地法院和勞動部門認識不一,造成了適用法律、法規上的偏差。作為代理人,應當充分的闡明事實、理由和法律依據,最大限度的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不能輕易放棄受害人的工傷保險待遇。

十五、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比例是否劃等號?

交通大隊做出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機動車駕駛員、非機動車駕駛員和行人之間應當承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如無責任、部分責任、同等責任、大部分責任和全部責任)。

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據此予以調解或訴訟,那么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比例是否劃等號?立法界、律師界和司法審判界人士從尊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的角度考慮,大多認為應當劃等號,但是,筆者認為,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生效前,如果機動車一方無責任,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由機動車一方從人道主義出發承擔20%的賠償責任,最后由機動車承保的保險公司買單(即“有責賠付”)。

但是,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生效后,即使機動車一方無責任,受害人一方的損失在機動車參加的機動車強制三者險(有5萬、10萬、30萬和50萬的)范圍內,由保險公司理賠(即“無責賠付。

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當事人調解或訴訟的重要證據之一,交通大隊在主持調解時根據認定雙方的責任大小,要求有責任方承擔無責任方(或大部分責任方承擔部分責任方)的損失。

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調解不成,有權利到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原則上,法院首先在機動車強制三者險內判決作為第三人的保險公司承擔相應賠償責任,超出三者險部分的部分,法官依據交通事故認定書劃分的責任,由責任方根據責任大小(如30%、50%或70%)判決承擔無責任方(或部分責任方或同等責任方)的損失。

律師提示:

那么,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比例是否劃等號?筆者認為,法院應當依據但不能絕對依據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責任比例判決責任方承擔同等比例的賠償,應不同案例區別對待,不能搞“一刀切”。

如果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責任比例確實不合理、不公正,法院有權利在維持原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前提下,根據自由裁量權,適當判決責任方在原有責任基礎上增加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如認定部分責任的,可以判決承擔50%的責任;認定同等責任的,可以判決承擔70%的責任),這樣判決,既是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權、“否定”原交通事故認定書,又是對受害人的生命權、健康權的一種法律關懷和被撫養人生活費的一種制度保障。

法規鏈接:

(1)《民法通則》;

(2)《民事訴訟法》;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5)《道路交通安全法》;

(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7)《刑法》;

(8)《刑事訴訟法》;

(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具體審理交通肇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13)《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

(1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15)《工傷保險條例》。

刑事辯護中心 侵權法律中心
婚姻家事中心
執行保全中心 財稅法律中心 醫事法律中心
訴訟服務中心 企業法律中心 承業風采風貌
承業新聞資訊 承業普法欄目
更多立即咨詢?
返回頂部

遇到問題?請給我們留言

15310094552

微信掃一掃

99re在线视频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99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assbbwbbwbbwbbwbw精品|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99精品国产| 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色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91精品美女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