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運輸合同不可抗力損失如何賠償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在運輸合同當中,如果因不可抗力遭受了損失,對方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是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的。但如果不可抗力是在遲延履行后發生的,則不免除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
二、不可抗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預見性
合同當事人對于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必須根本無法預見。如果能預見,或應該能夠預見,則不構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運輸一批貨物從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長出海前未聽廣播天氣預報即開船,結果遇上風暴使貨物受損。該風暴對于船長來說就不是不可抗力。因為作為海上運輸的船長出海前應了解一下當天的天氣預報,而天氣預報已對該風暴作了預告,船長能夠預見,卻由于疏忽未注意應當承擔貨損的責任。
2、不可抗力因素之二:不可避免性
即使出現了不可預見的災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也不構成不可抗力,只有無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例如船在海上遇到風暴,附近就有避風港但不進去致使貨物受損也需承擔責任。
3、不可抗力因素之三:不可克服性
這是不可抗力的最后一個特征。指當事人對該事件的后果無法加以克服,即毫無辦法加以阻止這是不可抗力
政府或社會行為,譬如政策的變化、國家出現政權的交替等。
以上就是承業律師小編對相關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民法典》的有關規定,當事人一方若在不可抗力的情況下給對方造成了損失,按照不可抗力的影響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如果不可抗力發生在遲延履行期間,則該違約責任不能免除。您可以在承業律師上向專業律師進行更多法律咨詢。